-- 阅读

“云上中核医生”系列病例讨论(第47期)--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

2025年01月20日

北京同仁医院 李萌医师 提供

病例(3为一老年女性,因双眼视物模糊、视物成双就诊,后出现逐渐进展的认知障碍;脑电图呈中度异常的广泛慢波改变;MRI影像中DWI示双侧大脑皮层多发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18F-FDG PET/CT示双侧大脑皮层弥漫代谢不均匀减低、双侧丘脑代谢减低,未见明确异常密度改变;脑脊液检测14-3-3蛋白为阴性,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减低、总Tau蛋白升高,朊病毒检测为阳性;诊断为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CJD是一种由朊病毒蛋白引起的罕见的、致死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人类朊蛋白病中最多见的类型,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主要累及大脑皮质、基底节和脊髓,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或亚急性海绵状脑病;CJD发病机制为正常细胞型朊蛋白(PrPC)转变为致病性朊蛋白(PrPSc),大量PrPSc沉积在脑组织中形成斑块,导致神经元死亡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形成海绵状脑病;早期的脑脊液诊断标志物之一为14-3-3蛋白,在神经元损伤时释放到脑脊液中,但具有一定假阳性,脑脊液微管相关蛋白Tau及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检测可升高,实时震动诱导转化(RT-QulC)技术检测PrPSc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很高。CJ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性痴呆、运动系统损害、肌阵挛、视力障碍、无动性缄默及睡眠障碍等;脑电图表现为周期性尖慢复合波;MRI可表现为T2WIFLAIR的对称或非对称性双侧皮层和/或基底节区异常高信号,DWI的典型异常信号为沿大脑皮层走行的条带状高信号,称为“飘带征”或“花边征”,增强扫描无强化,DWI高信号及ASL低灌注的组合可能是CJD所特有的;18F-FDG PET/CT的代谢减低具有较高敏感性,早期诊断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