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办,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办的“第三届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术会议暨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学术年会”于2025年6月27日在成都盛大开幕。6月28日上午,核医学高质量发展论坛分会场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专注核医学高质量发展,内容包括主旨报告及圆桌论坛两部分。来自全国多个地方的核医学科管理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核医学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开幕式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主任樊卫教授致辞,他向各位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高质量发展论坛分会场的内容设计及各位主旨报告嘉宾、主持嘉宾,他相信参会人员一定对会议内容会有所思、有所学、有所用。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刘兴党教授担任主旨报告环节的主持嘉宾。演讲嘉宾有北京协和医院霍力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陈志军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缪蔚冰教授及云南省肿瘤医院邓智勇教授。霍力教授以《全流程信息化建设促进核医学科发展——建设实践与思考》为题,她分享了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基于数据库及云平台搭建的设备与科研平台、结构化报告/病历、教学与培训平台;她强调信息化是“所有化”的基础及必经之路,越早开始,收益越大,信息化带来的变革将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高。霍力教授的演讲为核医学信息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陈志军教授以《从医院管理者角度谈核医学科高质量发展》为题,他梳理了核医学科发展的困境,如行业地位不突出、没有话语权、受众太少、从业人员少、“婆婆”太多、无药可用、有药无法用,并分享了突破困境的实用方法。陈志军教授担任江西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他的演讲内容观点独到、实用性强,为核医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视角。缪蔚冰教授以《科研助力学科发展——一个核医学科主任的思考》为题,介绍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从底子薄、人员少到设备齐全、人才梯队完整、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历程。这个蜕变过程以科研破局,通过新的分子探针带动临床应用及学科发展,并通过外送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助力人才建设。缪蔚冰教授的演讲为核医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样板。邓智勇教授以《核医学科发展困境与突围实践》为题,他介绍了全球视野下的医疗寒冬及寒潮下的中国核医学困局,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通过借力顶层设计及区域政策、以云南为支点辐射中南半岛、政府定价沟通为行业请命、对外交流、科研突围等策略,打造“影-核-介-疗”闭环,完成高质量发展。邓智勇教授的演讲让参会人员相信核医学高质量发展有希望,核医学终将辉煌。圆桌论坛的主持嘉宾是陈志军教授,讨论嘉宾有四川省肿瘤医院程祝忠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晓良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戴东教授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胡莹莹教授。讨论嘉宾围绕“开展规范核素治疗工作,核医学科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展核素治疗工作?如何提高核医学科医生核素治疗方面的竞争力?如何提高临床核素治疗的效率?”这几个问题分别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分享了科室的经验,陈志军教授分别给予精彩点评。最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樊卫教授作会议总结,代表主办方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并表达了对核医学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期望。此次会议汇聚了核医学科担任管理工作的众多专家,他们为与会者分享了多个核医学科高质量发展样板,助力核医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