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疗后全身显像中的假阳性(二)

2017年11月24日
二、腹盆部假阳性分析


一、临床意义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行腹盆部131I显像时,各种病理性因素所致的假阳性结果涉及不同原因和机制,给准确评估DTC病情及诊疗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正确认识各部位假阳性病灶摄取的原因及可能机制,结合SPECT/CT融合定位,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帮助。


二、假阳性原因及可能机制

很多假阳性病灶摄碘不是单一原因或机制,可能会涉及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机制,当然个别疾病摄碘机制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见图12。腹盆部假阳性病理性摄取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和可能机制:

①功能性钠-碘转运体(NIS)的表达。如卵巢甲状腺瘤、正常妊娠囊等;

②含碘肠道分泌物、尿液的滞留。如胃肠道扭转、输尿管翕室、肾盂肾盏扩张憩室等;

③炎性病灶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 髓过氧化物酶诱导碘的有机化, 致使含碘白细胞在炎性病灶内聚集继而引起摄碘。如急慢性胆囊炎等;

④肿瘤的炎性微环境。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鞘瘤等;

⑤其他原因。如肝脏弥漫性摄取可能和服用的131I剂量、肝酶水平、肝脂肪变性成正相关。


三、临床病史

DTC患者的详细病史包括体格检查、近期其他影像学及检验对进行腹盆部131I显像假阳性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通过询问患者的详细病史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囊肿、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的存在。如果怀疑是DTC转移灶或复发灶,必须结合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其对判断患者是否为假阳性病变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image002.png

1Rx-WBS中腹部假阳性病灶及其可能机制

image003.png

2Rx-WBS中盆部假阳性病灶及其可能机制


2017年46周总第十九期 

责任编辑 钞卫光、张晶,编 审 陆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