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第二届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术会议暨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学术年会-“继续教育”在成都成功举办

2024年06月30日
2024627日至30日,第二届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术会议暨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圆满举行。“继续教育”分会场围绕PET/CT在肿瘤、腹膜后纤维化、阿尔兹海默病等的诊断,以及90Y核素治疗的应用进行了分享讨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付占立教授进行开场致辞。

上半场

主持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祥松教授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辛军教授进行了题为《PET/CT在孤立肺结节中的应用及进展》的专题讲座。辛军教授分别从孤立性肺结节的定义及检查方法,18F-FDG 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非18F-FDG正电子药物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以及动态PET扫描和影像组学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讲解。辛军教授从文献回顾和临床经验中总结:不能把PET显像的代谢高低作为良恶性诊断的依据,肺结节的复查和随访更为重要。张祥松教授对本专题进行了点评:随着放射性药物和诊断设备的进步,核医学影像手段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敏感性将越来越高。

接下来,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董爱生教授进行了《腹膜后纤维化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专题讲座。董爱生教授从慢性动脉周围炎的范畴谈到了腹膜后纤维化的症状与病因,以及腹膜后纤维化在尿路造影、CTMRI18F-FDG PET/CTFAPI PET/CT中的影像特点。腹膜后纤维化70%为原发性,而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病因包括恶性肿瘤、放化疗、药物(麦角胺、麦角生物碱)、淋巴瘤、转移瘤、原发淀粉样变性以及Erdheim-Chester病(ECD)等,董爱生教授对不同病因的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进行了病例图像展示与分析。张祥松教授对本专题进行了点评与拓展。

紧接着,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张伟教授就《阿尔兹海默病的神经影像学诊断》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变化包括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含有过度磷酸化TAU的营养不良性神经突,以及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突触元件的损害,而神经影像学极大的提高了准确诊断痴呆症的能力。痴呆的早期,会发生内嗅皮质萎缩,随后海马体、杏仁体以及颞叶、枕叶和顶叶的边缘区域萎缩。通过对比正常人和痴呆患者18F-FDG PET/CTAmyloid PET/CTTau PET/CT以及SPECT脑灌注显像的影像特征和代谢差异,进一步加深了基层核医学工作人员对核医学检测手段的理解和认识。最后,主持人张祥松教授对张伟教授的报告主题进行了总结和扩展,PET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对检查结果至关重要;并且,由于Amyloid PET/CT的快速发展,避免了患者通过活检诊断阿尔兹海默病,这是我们技术的进步。

下半场

主持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付占立教授

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张建华教授进行了《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PSMA显像及报告要点”和“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来展开。首先,张建华教授阐述了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点,然后对PSMA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对靶向PSMA的小分子抑制剂显像效果进行了比较。紧接着,张建华教授对PSMA PET/CT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阐述,PSMA PET/CT可以探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有助于疗效评估、判断预后和制定放疗计划等。最后,付占立教授对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点评。

接下来,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何勇教授基于自己的研究积累、文献回顾和临床发现为我们讲解了《FAPI PET/CT显像》。首先,何教授初步列举了18F-FDG PET显像在某些肿瘤中的假阴性,然后提出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从而进入到成纤维活化蛋白抑制剂(FAPIPET显像的主题。何教授通过举例比较了18F-FDG68Ga-FAPI对恶性肿瘤显像的不同特点,总结了FAPI在食管癌、肝癌、胆道癌、肉瘤、腹膜癌、膀胱癌、肺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较18F-FDG的诊断优势。另外,何教授也举例比较了18F-FDG68Ga-FAPI对良性疾病(IgG4相关性疾病、肝脓肿、结核、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等)显像的不同特点。最后,何教授对FAPI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进行了展望。付占立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对FAPI PET/CT显像进行了的点评。
最后,来自河北省人民医院的边艳珠教授进行了题为《钇90微球治疗肝癌及项目推进应用体会》的专题讲座,介绍了90Y微球治疗肝癌的历史和原理。目前应用最多的是90Y玻璃微球和90Y树脂微球,并且90Y微球治疗肝细胞癌(HC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mCRC)也得到了指南的推荐。边教授对90Y玻璃微球和90Y树脂微球的性能差异以及90Y树脂微球的物理特性、良好的肿瘤覆盖度、目标患者的筛选原则以及治疗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授。90Y微球治疗肝癌可以使患者肿瘤降期、延长生存期,从而有助于转化治疗和桥接治疗。另外,边教授也从自身实践出发,讲述了所在的河北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开展90Y微球治疗肝癌的工作推进和体会。

最后,付占立教授对本次“继续教育”会议进行了总结。第二届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术会议暨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学术年会“继续教育”分会场对核医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进行了分享和讨论,希望大家在短短半天时间内能有所收获,同时,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位专家同道的支持,让来自基层的核医学从业人员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