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科普周刊252期】核医学“辐射”那些事

2022年10月14日

一、你听说过医院里有核医学科吗?


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也会知道检验科、放射科等,要看病也知道去哪个科。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核医学科是干什么的? 核医学科是用现代核医学的技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室。具体就是一种利用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是医学现代化的产物,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科学。核医学作为医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二、核医学检查辐射来自哪里?


不同于X线、CT、放疗等其他手段,核医学检查是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引入到患者体内,利用核素释放出的射线在人体内的位置及数量,显示出病灶在人体的“分布图”,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患者即是“移动的辐射源”,像”太阳”一样向周围辐射。

image001.jpgimage003.jpg

图1:核素的“太阳”和其他医疗放射线比较

核医学诊疗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99mTc、131I、125I、18F等,它们发出不同的射线。如单光子显像最常使用的99mTc核素,发出纯γ射线;PET/CT检查常使用的核素18F在体内发生湮灭辐射,产生两个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γ光子;核医学治疗甲亢及分化型甲状腺癌所用的131I是一种能同时发生β﹣衰变γ衰变的放射性核素等。

三、辐射对人的影响


射线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在于辐射的能量导致构成人体组织的细胞受到损伤。由于辐射的类型不同,它们对人体的危害情况也不一样。有的辐射产生外照射的危害性大一些,而有的辐射产生内照射的危害大些。

α粒子、β粒子、γ射线、X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物质的能力不同。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γ或X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穿透力最强;β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介于α射线和γ射线之间。

image005.png

图2:不同射线的屏蔽方式

四、辐射都会产生危害吗?


那么是不是只要受到辐射,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接受着来自大自然的辐射,也就是本底辐射。举几个例子:香蕉当中约有 0.0117% 的放射性钾(40钾),每吃一根香蕉,就受到约0.1微希沃特(uSv)的辐射;在飞行到30000英尺高空时,辐射的强度约2μSv/h,也就是飞行10小时接受的辐射约20μSv;全球不同地区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值存在差别,我国天然本底辐射平均剂量约3.1毫希沃特/年(mSv/h)。

image007.jpg

图3:自然界中辐射无处不在

其次,我们要强调的是,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科学的。辐射对生物体的损伤包括短期损伤和长期损伤。短期内如果接受大量电离辐射,生物体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而长期接受相对低剂量的辐射,则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几率。但是要注意的是,低于100mSv/h的辐射对人群癌症发生率的影响和本底辐射并无差异。我国对健康人群设定的年平均电离辐射剂量限值为1mSv,医务工作者的剂量限值为20mSv,即使加上本地辐射,都远低于100mSv这个水平。

image009.jpg

图4:日程生活中的辐射剂量

五、核医学检查安全吗?


核医学检查绝对是安全的!

核医学检查使用的都是短半衰期核素,仅以非常少的化学量引入体内。以SPECT常用的核素99mTc为例,其半衰期6小时,注入患者体内后随着时间会很快的衰减,同时加上药物从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一般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最多为2~3小时。而PET显像常规显像中使用的18F物理半衰期仅为110分钟,总的辐射剂量都在较低水平。

以使用核素使用量较大的骨显像为例,常规注射量25豪居里(mCi),辐射剂量约为4.2mSv,要低于我们经常做的胸部CT平扫剂量。做一次全身骨扫描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仅为腹部CT检查的一半左右。一般情况下,孕妇和儿童不推荐进行核医学检查,但不是绝对禁忌,如病情需要也是可以做。哺乳期妇女必要时也可以接受核医学检查,使用18F-FDG(10mCi)行PET检查只需停止哺乳2小时,而使用99mTc-MDP(20mCi)行SPECT检查无需停止哺乳。

image011.jpg

同时,核医学检查陪同人员所接受的核辐射比受检者更少,所以陪同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也是安全可靠的;核医学受检者检查完回家或者回病房也无需隔离,但是考虑到受检者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核素,建议受检者尽可能增大与他人接触的距离、减少接触时间,特别是婴幼儿和孕妇,不要搂抱,成人没有禁忌。

因此“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常规核医学检查产生的辐射剂量都在严格控制的范围之内,合理范围内应用核医学检查和治疗,患者的获益远远大于损害,核医学检查安全可靠。无论是患者还是我们医护人员都应该科学、理性地看待所谓的“核辐射”问题,清除对核医学检查不必要的恐惧心理,进而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有利于核医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  者:陈庆杰 张 庆

单  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2022年第30期  总第二百五十

责任编辑:张 庆

编  审:陆克义


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