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显像是核医学科SPECT/CT最常见的一种检查,占比高达70%以上,下面将此检查流程给大家详解,以便于相关临床医生掌握沟通患者,也可用于核医学科患者的日常宣教。
一、常规预约
核医学科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由于其常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具有衰变特性,放射性会随时间逐渐减少,因此核医学科的检查和治疗基本上都需要预约,全身骨显像也不例外。且预约的检查时间不要与彩超、胃肠镜等后续其他检查间隔太短(建议与骨显像剂注射时间间隔大于6小时)。提前告知工作人员患者有无过敏史。
预约之后,如遇特殊情况不再进行检查时需提前取消。
二、注射显像剂
正常饮食,正常饮水,按照预约时间前来注射显像剂,务必准时,不要随意拖延,因为显像剂是在持续衰变的,若耽误过久,显像剂的放射性活度可能已减少到所需最低剂量值以下,会严重影响显像效果哦!
在注射时身心放松,和注射护士良好配合,注射完后按好棉签不随意松手,持续5分钟以上,然后将棉签放到指定位置。
三、合理的扫描时间窗
全身骨显像在显像剂注射后2-6小时是较好的扫描时间窗,没错,是2-6小时,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一般会根据受检者的预约时间、年龄、体重、活动能力等情况安排合理的扫描时间窗和受检顺序。很多受检者由于患病比较着急,在候检时争先恐后,这样是很不可取的,大量的操作实践证明,体重较大的患者注药后间隔时间偏短是会影响图像质量的。所以对于检查安排大家要积极配合,切忌 “争先恐后”!
四、候检期间多饮水、多排尿、防污染
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出骨骼与骨骼病变,需将血液、软组织内的显像剂尽快排出,这样骨骼/软组织的对比度提高,图像的骨骼轮廓会更加清晰。所以注射后不但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在一定时间内饮用足量的开水或纯净水(尽量>1000毫升),然后多排尿,排尿时谨防尿液污染到衣服或皮肤。
另外,在采集前1小时左右停止饮水,适当活动有助于加速代谢和排尿。
五、检查准备
临近上机采集之前,根据工作人员的提醒排尽尿液,避免膀胱内含大量放射性的尿液影响骨盆骨骼的观察,还要去掉金属饰物、乳房假体和过厚的衣服,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上机检查。因疼痛不能平卧的患者需提前给予阵痛药物。
扫描过程中受检者为仰卧位,放松身心,平稳呼吸,不要随意移动身体。全身骨显像扫描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六、其它说明
1、在检查过程中如有明显不适立即呼叫工作人员。
2、扫描完毕之后,当班医生会对图像进行快速后处理与观察,请于休息区耐心等待,等候通知离开。
3、当有阳性摄取灶又不能明确诊断的,结合其它现有影像学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时,工作人员会建议患者加做“局部断层融合显像”,以利于做出精准诊断。
参考文献
1. 王铁.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教材. 核医学影像技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 李方.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核医学科诊疗常规.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作 者:许晓霞 王大勇
作 图:徐国良
单 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2年第17期 总第二百三十九期
责任编辑:王大勇
编 审:李素平
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2024.01.09
2024.01.09
2024.01.03
2023.09.09
2023.09.02
20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