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皮肤科出诊的是一位男医生,姓王。
目测摘掉口罩后大约长这个样子——
低头瞅瞅自己袖口比人家诊室地面还脏的白大褂,虚荣心促使我赶忙把自己胸牌摘了下来。
硬着头皮走进诊室。
是的,我又来复查荨麻疹了。
为了避免查体这个尴尬环节发生在异性同事身上,我灵机一动。
“王医生您好,我有一个朋友,最近罹患荨麻疹,已经快3个月了,深受其扰,托我来咨询一下专业人士,那个,荨麻疹反复迁延不愈该怎么办,这个药还有没有必要一直吃下去…”
紧盯他一举一动,生怕他一张嘴“那就做好与荨麻疹共度一生的准备吧”。
片刻安静后。
他踌躇道:“你病例我电脑看过了,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朋友就是你自己。”
我:“啊哈哈哈,王医生您还真是神机妙算慧眼识珠啊哈哈哈哈哈……”
王医生:“……”
我:“害,实不相瞒,正是不才鄙人在下罹患了荨麻疹,而且根据你们《皮肤病学》定义,我病程≥6周,已经到了晚期,不是不是,是到了慢性期,慢性期哈。我就是想知道,这抗组胺药究竟还要吃多久?还有,这药副作用会不会使人发胖啊?”
虽然在【不良反应】一栏明确标注着“体重增加、水肿都属于极罕见症状”,但我还是不死心,没准儿这个不良反应几率在临床实践中实则很高。
这样也好解释为嘛同在一线临床抗疫工作医务人员日渐消瘦大环境下只有我的脸越来越圆……
王医生:“这样,鉴于你之前所有过敏源筛查结果都阴性,接下来做一个13C呼气试验吧,排除一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
哈?呼气试验?
哎,这检查项目我熟哎,这不就是我们核医学的检查嘛,可我为嘛要做这个?这和我荨麻疹又有什么关系?
王医生:“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荨麻疹约75%的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治疗棘手。近年来有报道称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通过增加胃黏膜血管通透性、促进胃黏膜组织胺释放、引起Th1/Th2免疫应答失衡、诱发体液免疫失衡、介导嗜酸性粒细胞有毒阳离子蛋白和碱性蛋白释放等方面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
虽然震惊于这两者之间竟会有如此八竿子打不着却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但还是要故作镇静——可恶,又学习到了。
后来,我真的去核医学做了13C呼气试验,报告是这个样子的:
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阴性。
也算是个好消息,毕竟,我又排除了继“户尘螨、粉尘螨、六月禾、黑麦草、山毛榉、悬铃木……”等52项感染源后的第53项——幽门螺杆菌感染。
后 记
核医学科开展的针对幽门螺杆菌的13C呼气试验对慢性荨麻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病因查找和指导治疗极有价值。
为部分常规荨麻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诊疗思路。
慢性荨麻疹日日复年年,核医学13C呼气试验或许可帮你排除幽门螺杆菌这个感染源。
也许你会感兴趣的这一篇:《幽门螺杆菌与核医学呼气试验,不得不说的事儿》
参考文献
1.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王春苗,吴慰师,朱锦宏,等.慢性荨麻疹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意义[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7).
3.李晓丽,林锐,张江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间关系的临床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4).
作 者:秦珊珊
单 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22年第9期 总第二百三十一期
责任编辑:秦珊珊
编 审:付占立
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2024.01.09
2024.01.09
2024.01.03
2023.09.09
2023.09.02
20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