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2021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年会系列报道二:2021年度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年会 暨PET/CT在胸部肿瘤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学习班 在南京隆重举行

2021年12月31日

2021年12月17日,岁末之际,由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协办的2021年度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年会暨PET/CT在胸部肿瘤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学习班在南京隆重举行,因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通过微信视频实时直播。

image001.jpg
image002.jpg
image003.jpg

 江苏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唐立钧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image008.png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杜明华教授致辞,她表示线上会议的方式跨越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可以让更多的核医学工作者获得学习的机会。她肯定了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全体委员的工作和取得的优良学科成绩,并激励核医学工作者保持初心,勇于创新,让我省的核医学学科不断前进,再铸辉煌。

image010.png

 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影像学院核医学系主任、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委王峰教授致辞,他表示近年来在全省核医学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省核医学有很大进步,并嘱托大家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将远程医学、线上医学联合起来,一起推动核医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image012.png

 会议邀请了省内外核医学界的知名专家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image014.jpg

上海长海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左长京教授作了题为“18F-FDG PET/CT在IgG4相关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的报告,从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概念、常规影像表现、诊断标准、以及18F-FDG PET/CT对IgG4-RD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讲解。

image017.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及教研室主任兰晓莉教授作了题为“恶性肿瘤PET/CT疗效评估-演变与应用进展”的报告,介绍了PET/CT分子影像评价实体瘤疗效、PET/CT评价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价值,并提出PET/CT必将在肿瘤疗效评估和治疗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11231092559_ym1xk0usnq.png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王跃涛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核素心脏显像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强调了基于18F-FDG的心脏分子显像在存活心肌检测、缺血记忆、心脏感染和炎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和临床意义。

image021.png

杜明华教授作了题为“α粒子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223Ra及其他α射线放射性药物在治疗难治性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中的价值。

image022.png

王峰教授作了题为“肺和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子影像学研究”的报告,并激励核医学工作者思考如何真正地利用分子影像来助力以驱动基因为靶标的精准医疗。

image026.png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委桑士标教授作了题为“纵隔肿瘤的PET/CT表现”的报告,介绍了PET/CT 显像能显示前纵隔肿瘤形态学特征和病灶代谢学特征,从而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直观、全面地反映出来。

image028.png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淮安市首席医学专家、江苏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王书中教授作了题为“18F-FDG PET/CT对早期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的报告,并强调了多种显像剂应用、多影像成像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肺癌早期诊断。

image032.png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敏教授作了题为“浅谈HER2 PET探针的研发与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制备的HER2 PET探针能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要,已在多家医院完成技术转移,有助于肿瘤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image033.png

南京医科大学分子影像与治疗实验室张涛教授作了“分子影像:精准医学的‘加速器’”的报告,分子影像使得精准医学可视化,而分子探针是分子影像发展的先决条件,张涛教授就分子影像探针的设计、核素选择、放射化学标记和相关实验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分子影像指导下的新药研发的进展。

image036.png

同时,来自省内的专家谢敏浩所长、章斌教授、刘增礼教授、周海中教授、周正扬教授、朱宝教授、许小飞教授、鹿存芝教授、杨桂芬教授、喻岳超教授做了专业的、精彩的点评。

image041.jpg 

 此次学习班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到治疗,体现了核医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借助学习班这一学术交流平台,省内外著名专家们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分享宝贵的临床经验,激励核医学工作者探索和开展精准医学导向下的开拓性的分子影像研究工作,推动着胸部肿瘤性病变的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杨桂芬报道 杜明华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