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科普周刊147期】骨显像的“2.0版本”-18F-NaF PET/CT骨显像

2020年05月03日

肿瘤骨转移在临床上很常见,超过2/3的原发灶来源于乳腺癌、前列腺及肺癌1,多数骨转移早期常表现为无痛性骨转移,部分可能合并病理性骨折和( ) 神经、脊髓压迫改变,因此,尽早、准确地发现并明确诊断骨转移,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治疗计划制定及预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后聚集于骨骼,在体外用显像设备探测放射性核素发射的γ射线,从而使骨骼显像,通常所讲的骨显像是指99mTc-MDP (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SPECT或SPECT/CT全身骨显像,它能够比较清楚的显示全身骨骼的形态,而且能反映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情况,所以对各种骨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有着很重要的价值,被认为是评价恶性肿瘤骨转移最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其特异性较差,常规平面显像有40% ~ 60%病灶难以确诊。

18F-NaF18- 氟化钠)是一种用于探测骨骼病变的PET显像剂,具有高灵敏、亲骨性,其在骨组织内的摄取原理与99m Tc -MDP相类似,主要通过取代羟基磷灰石晶体中的羟基基团并共价结合于新骨表面,但比99m Tc -MDP 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血液清除速率更快,并且骨组织摄取分数更高,因此灵敏度和图像质量更高。PET/CT 作为一种将功能与解剖影像相融合的分子影像学设备,结合同机CT 提供的解剖信息, 18F-NaF PET/CT骨显像能清楚显示转移病灶部位。除用于观察成骨性病变外,还能同时显示成骨性及溶骨性转移灶、微小转移灶及骨髓转移情况,可更好地鉴别病变的良恶性。近期有研究表明,18F-NaF PET/CT骨显像能够改变 40.3% 肿瘤患者的治疗计划2

image001.jpg
image002.jpg


18F-NaF PET/CT骨显像的常见临床适应证包括3(1)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及转移灶治疗随访;(2)原发性骨肿瘤诊断、转移与复发诊断 (3)不明原因骨痛筛查 (4)骨髓炎早期诊断;(5)创伤与隐匿性骨折诊断;(6)代谢性骨病的诊断;(7)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8)移植骨活性评价;(9)关节炎的诊断;(10)骨坏死的早期诊断;(11)人工关节置换后随访 (12 )骨折愈合评价;(13)骨活组织检查定位。

综上可见,18 F- NaF PET/CT显像在骨转移诊断方面表现出更高的诊断价值,且适应证众多。但18F-NaF骨显像需要注射正电子药物、配备PET/CT,目前配备PET/CT的医院还不够多,检查费用较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将会有更多医院配备PET/CT, 更多的显像剂被开发,18 F –NaF 作为骨特异性显像剂,与肿瘤特异性显像剂联合应用,必将造福更多的患者朋友。

参考文献

[1] Coleman REClinical features of metastatic bone disease and risk of skeletal morbidityJ]. Clin Cancer Res200612(20 Pt 2):6243s -6249s

[2] 阚英,郭飞虎,杨吉刚. 18F -NaF PET/CT 99m Tc -MDP SPECT 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Meta 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J2019 ,18(23): 2648-2672.

[3]陈跃,赵军,吴湖炳等. 18F-NaF PET/CT 骨显像操作指南,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J 2016 ,36(1):76-78.


单    位:川北医学院属医院核医学科

2020年第19 期 总第一百四十七期

责任编辑:陈 飞

编     审:李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