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显像检查种类繁多,每种检查可以解决一个或一组临床问题;核医学显像的灵魂是示踪显像,介绍今天的主角之前,我们先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患者,男,52岁,脑干出血3月余,现在康复科住院康复,目前神志清晰,能简单交流,肠内营养;3周前开始出现上午低热症状,体温最高达到37.8℃,临床相关检查排除结核等感染性疾病,胸部CT可见两肺下肺少许斑片状磨玻璃影,会诊考虑会不会是吸入性肺炎所致。如何找到诊断的依据,唾液吸入显像可以确定。
于是我们就做了这样的检查:让患者仰卧位躺在SPECT检查床上,在舌根部滴入37MBq(约0.5ml)的99mTc-DTPA,让患者做吞咽动作动态显像,我们看见了这样的图像。
现在我们知道了,该患者是的少量唾液或胃液吸入肺内可能是造成肺炎并低热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角------唾液吸入显像。
检查方法:
显像剂为99mTc-硫胶体或99mTc-DTPA,检查前患者不需特殊准备,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口腔和胸部放置于探头中心位置。将含有18.5-37 MBq的99mTc-硫胶体或99mTc-DTPA(0.5-1ml)滴于患儿舌根部,滴完后即刻动态显像,30s/帧,共120帧;动态扫描结束后,再进行一个局部前后位的静态扫描(5分钟静采)或延迟24小时静态显像。若采集开始后10 min食管内仍未出现放射性,则向口腔内滴1-2 ml生理盐水。
诊断标准与图像分析:
适合做该检查的人群
1.儿童,吞咽功能障碍所致复发性肺炎者
2.老年,反复肺部感染排除其他原因者
3.头颈部外伤或手术的患者所致吞咽障碍者
小结:唾液吸入显像操作简单,辐射剂量低,可重复检查,对吸入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高等优势,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吉刚,庄红明. 唾液吸入显像在儿童肺吸入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6;36(4):284-286;
2. 3.Yang J, Codreanu I, Servaes S, et al. Radionuclide Salivagram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Scintigraphy in Pediatric Patients: Targeting Different Types of Pulmonary Aspiration.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2015;40(7):559-563.
作者
王大勇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2019年20周 总第九十七期
责任编辑: 王大勇
编 审:李素平
2024.01.09
2024.01.09
2024.01.03
2023.09.09
2023.09.02
2023.08.27